原平市地處山西省北中部,東交太行,西連呂梁,南界忻口,北指雁門,全域總面積2560平方公里。下轄7鎮7鄉346個行政村,4個街道22個社區,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,全市常住人口為約41萬人。原平市有國家A級景區2個,分別是4A級景區(天涯山風景區)1個、3A級景區(大龍門牡丹山莊景區)1個,另有國家級水利風景區(滹沱河水利風景區),以及省級旅游度假區大營溫泉等多個旅游點;四星級酒店1家(黃河京都大酒店);以原汽車站為基礎打造了原平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,擁有通達全市各鄉鎮、各村的旅游集散車輛。國內旅行社目前總社5家,分社2家,網點29家;旅行社遍布全市各主要街道,大型居民小區。原平有山西省3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2家(大龍門村、西神頭村)、鄉村旅游經營單位7家。原平住宿單位現有70家,可提供房間數為2695間,床位數5051個。
一、原平市民宿發展存在的問題
1、發展無序。
我市尚未就民宿發展出臺相關規劃,沒有對民宿以及民宿相關旅游配套產品、設施等進行統籌謀劃,民宿經濟處于自我發展狀態。由于缺乏合理引導,未形成具有相當規模和較高知名度的民宿集聚發展區域。
2、民宿知名度不高。
我市民宿知名度不高,民宿經營者宣傳營銷的手段比較單一,主要還是依靠“回頭客”、發名片和口碑宣傳。在當今這個信息資源大量涌現的互聯網時代,尚未搭建專門的營銷平臺,很少通過網絡宣傳推介,缺乏整體宣傳營銷的意識。全市尚未形成專業的組織和協會,缺少民宿行業的整體宣傳效果。
3、創新不足。
可持續發展動力不足。民宿的市場定位模糊,沒有針對青年白領、退休職工等不同的消費群體進行市場細分。另外,配套設施不足,道路及路標、環境衛生、停車場地、用水用電、通訊網絡等公共設施建設滯后。
二、推動民宿發展的舉措
1、注重規劃引領。
建議研究制定全市民宿發展的布局規劃,對我市現有民宿發展進行摸底排查,并根據自然景觀、人文環境、村莊條件等,出臺相應的民宿發展規劃線路圖,明確重點發展區域,充分考慮產業布局、人口集聚、土地利用、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,深入挖掘文化底蘊,不搞同質化,形成目標明確、布局合理、定位科學、特色鮮明的民宿發展規劃。同時,創新民宿發展模式。以民宿村標準進行整片規劃建設:對一些原住民外遷較多的并具有原生態風貌的“空心村”,則通過“政企合作”、“村企合作”的模式開發成民宿群落。引入民間資本,開發獨創性、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示范項目,打造精品民宿。多樣化開發民宿市場,積極打造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民宿產業體系,大力發展中端民宿,適度建設低端民宿,控制高端民宿。分區域打造自然生態型、文化體驗型、休閑愉悅型、美食體驗型、健身養老型等特色各異的主題民宿,實現錯位發展。
2、要加強整體宣傳。
每個地區都應該打造地域專屬的品牌核心競爭力。我市這方面還比較落后,要著力打造原平民宿公共品牌,以品牌發展占領市場高地。要成立專業的民宿行業協會,制定相關行業準入標準及行業服務規范。要強化政府、行業協會和民宿經營者的三方聯合互動,對民宿進行統一規劃包裝,以民俗文化的主題立意為核心,同時又突出個體民宿的自身特點,整體設計原平市民宿形象,打響原平民宿品牌。要開設統一網絡營銷平臺,創建民宿專題網站,進行集中展示推介,讓每一家民宿都有頁面進行民宿介紹、旅游產品發布及民宿預訂等。要加強與報刊、電視、電臺等新聞媒體合作宣傳,積極拓展網絡、微博、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的開發,進一步提升原平民宿的知名度、美譽度,讓原平民宿做起全國生意。
3、開拓發展思路。
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地區的經營管理方法和運作模式,并結合實際摸索出適合自身的民宿發展新模式。如引入民宿經營的保險機制,為民宿經營者減輕風險負擔;成立全市民宿投資有限公司,統一對民宿資源進行整合和開發;引入專業化服務模式,實現精美的菜單設計、優美的用餐環境和周到的服務禮儀;結合鄉村民宿自產的無公害農產品、綠色食品,將現代農業觀光園區和民俗文化旅游區更緊密地融合,大力整合休閑產業資源等。同時,要進一步創新發展理念,將民宿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、古村落保護開發相結合,統一規劃,統一建設,統一推進。
4、規范民宿管理。
相關部門要加強指導和服務,強化對存在治安消防安全隱患民宿的整改,積極主動地向民宿經營者宣傳防火防盜等安全知識,并聯合旅游、公安、消防、工商、環保等部門加強對民宿的服務質量、安全管理、消防設施、食品衛生、環境保護等的監管,確保有序發展。
5、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。
民宿開發要發揮山西古民居資源豐富的優勢,堅持做到在古民居建筑維護,村莊生態環境保護,旅游氛圍營造的前提下開發民宿,保護文物資源,實現文物資源的活化利用,增加古民居的參觀、住宿、餐飲等功能。不允許私自修建風貌不協調的建筑,不能對建筑外觀進行破壞,同時又鼓勵村民從事旅游業,利用古民居開發旅游住宿產品,努力升級當地農家樂,開發民宿,接待游客。
6、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
古民居開發民宿就要保持建筑外觀的傳統性,而游客入住又要求現代生活的舒適性和便利性,因此就需要在房屋的裝修設計、功能改造、家具及裝飾品選擇等方面做到既要與傳統風貌相適應,又能使游客獲得舒適方便的住宿體驗。
(責任編輯:金所明)